合金:
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之间相互熔合而成的合金,或金属与非金属之间相互熔合而成的合金。
合金钢
合金钢与常规碳钢相比,具有特定的组成成分,含有一定百分比的钒、钼或其他元素;以及比普通碳钢更多含量的锰、硅和铜。
碳钢:
碳钢,顾名思义,除了含有碳之外,还含有不超过1.65%的锰,0.60%的铜。
碳钢分为三种:低碳钢(≤0.3%)),中碳钢(0.4-7%),高碳钢(0.8%以上)
高碳通常用于刀具。
耐腐蚀性能:
耐腐蚀性指的是,金属材料由于环境的变化,而产生的抵抗恶化的能力。
耐腐蚀性能由元素铬(Cr)、铜(Cu)、钼(Mo)和氮(N)提供。
临界温度:
淬火硬化时,钢的结构转变为奥氏体的温度。
延展性:
指可锤炼可压延的程度。
钢材在外力情况下不断延伸而不断裂叫延性;
钢材在外力作用下被锤炼碾压成薄片而不劈裂叫展性。
延展性由元素锰(Mn)提供。
刀刃保持性:
材料抵抗磨损和耐磨性的能力。
刀刃保持性主要由元素碳(C)、铬(Cr)、锰(Mn)、氮(N)和钒(V)提供。
Grit:
加热过程中的奥氏体晶粒尺寸。
尺寸的实际大小会因为热度、时间和锻造而有所不同。
淬透性:
钢材通过热处理工艺硬化钢材的能力。
淬透性由元素锰(Mn)、钼(Mo)和钨(W)提供。
硬度:
钢材抵抗变形、穿透的能力。
热处理:
通过将金属加热、冷却至规定温度,改变金属化学成分与组织,以获得所需性能的金属热加工工艺。
高强度低合金钢:
高强度低合金钢被称为HSLA钢,是一种相对较新的钢材。
它们所需的合金元素中,所需价格高的合金元素不多,所以它们的成本比普通合金钢成本低。
然而,经过特殊加工后,它们比同等重量的碳钢具有更高的强度。
冲击强度:
材料抵抗因突然的作用力而抵抗开裂的能力。
马氏体:
一种非常坚硬、脆弱的钢材,具有体心四方的晶体结构。
高强度、高硬度是马氏体的主要特征。
淬火:
在空气、液体、油或水的介质中浸泡达到高温(高于再结晶阶段)的钢以快速冷却它。
淬火的目的是获得马氏体,以提高钢材的刚性、硬度、耐磨性、韧性等。
罗克韦尔测试:
基于在恒定负载下,将金刚石、钢球或硬质合金球亚茹钢材中,通过压痕深度来测量钢材的硬度。
不锈钢:
不锈钢指的是至少含有12%的铬的钢材。
铬比碳钢具有更高的防锈性。
需要注意的是,铬的含量需求取决于钢材中使用的其他元素。
回火:
将刚才淬火后再加热,然后将冷却至较低温度,以使钢材稍微软化,消除钢中的内应力。
或者是降低强度与硬度,从而提高延性或韧性。
抗拉强度:
指金属在在拉伸情况下的最大承载能力。
工具钢:
工具钢中含有钨、钼和其他合金元素。
工具钢有较强的强度、硬度和耐磨性。
韧性:
钢材在受到压力破裂、变形的压力时抵抗折断的能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