肥后守根据锻造方式与钢材的不同等等,分为多种款式。夹层钢指的是把SK钢这种具有相当硬度的炭素工具钢以类似三明治夹层的结构、夹在两片铁材中间再锻造而成。 SK钢的特性是拥有不错的硬度且价格较低,而夹层钢的锻造方式则是日本传统的锻造法,能兼具不同钢材与铁材的长处因为较为费工,是在高级刀具上常见的作法。
尺寸有分成特大、大、中,刀柄分成银或黑,另外还有最小的豆,刀柄为黄铜。
朴直的样式作为日常生活用途也已足够,铅笔盒内放一把就像美工刀一般的使用它,削铅笔及开箱等等都能简单胜任,远比一般美工刀厚实,使用后会能感受到它的万用。
欢迎来直物实际感受肥后守的魅力!
下图为夹层钢中及豆:

夹层钢
尺寸有分成特大、大、中,刀柄分成银或黑,下图由左至右为:中、大、特大:
中:折合时长度约9公分(不含突出部分),展开时约16公分,刀刃约6.7公分。重量约30.1g
大:折合时长度约10公分(不含突出部分),展开时约17公分,刀刃7.5公分。重量约ˋ41.1g
特大:折合时长度约11公分(不含突出部分),展开时约21.5公分,刀刃9.5公分。重量约64.5g

下方是以夹层钢锻造方式制作的刀刃,在刀锋处可以看见有一道颜色不同的痕迹,这是所谓的刀纹,每把刀的刀纹都不一样,与上方那把非夹层钢锻造的肥后守相较之下应该可以看出两者不同。 (武士刀也有刀纹,但刀纹的形成则是另一种方式)

夹层钢肥后守黑色:

夹层钢肥后守银色:

肥后守的介绍
说起超级小刀,许多人小时候都曾用它来削铅笔、切橡皮擦,甚至会在桌子上乱刻(这是不良示范),而超级小刀就是参考肥后守所制造的产品。
肥后守的历史可追朔至1894年左右,一开始并不叫做肥后守,后来由于大多数小刀都销售至熊本县,也就是古时的肥后国,因此才称为肥后守小刀。它的产量在20世纪中期达到颠峰,后来由于削铅笔机的普及与其他因素,使得肥后守逐渐式微,但是近10年来又开始受到瞩目,在日本甚至有间小学已不使用削铅笔机,改用肥后守来削铅笔,新生入学时会每人发一把肥后守小刀。
肥后守的用途其实不限于削铅笔,也可以用来作些简单的木工艺。从事户外活动、事务工作或是日常生活也可使用,它原本就是早期的日常生活用刀具,在现代社会当中或许用途没那么多,但也能应付大多数的用刀需求。肥后守也可说是折叠小刀的原点,它没有精巧的锁定装置,刀刃展开后必须用拇指按着压把以固定刀刃,构造简单却拥有很好的耐用度。

以下内容请务必阅读:
肥后守的刀刃并不防锈,因此在使用后最好能上油保养,油品可选择针车油-不只便宜好用也容易购得,如果嫌麻烦也可以使用凡士林。如果刀子要拿来切一些食品,保养用油最好选择苦茶油(或称茶花油、桩油),请勿使用沙拉油,但是食用油不适合用来长期保存刀具,因油质会酸化反而导致刀具锈蚀。不论使用什么油品,涂抹时只要薄薄涂上一层,微微泛着油光即可。肥后守的刀刃厚实,若是刀刃钝了可以藉由磨刀让刀子回复锋利。虽然程序较麻烦,但是这些过程都能让人体会到回归基本之后的工具使用经验,这也是肥后守在科技进步的今天,又慢慢受到欢迎的原因之一。
肥后守在制造过程中有许多步骤是以手工完成,因此无法像机械生产般精美,仍留有手工制作痕迹,这也是肥后守值得玩味的地方。我们几乎可以这么说,在世界上找不到两把一模一样的肥后守。如果您喜欢的是精致、无暇的刀具,在选购肥后守之前请谨慎考虑,它可能不会符合您的需求。
最后,由于肥后守的结构不似西洋刀具拥有锁定装置,而它的转轴也会随着使用时间而逐渐变松(可藉由槌打转轴再次让它变紧),这是肥后守的特色,若无法接受则请勿选购。
若刀鞘为黄铜材质,会随着时间氧化。可使用铜油让刀鞘恢复光亮,或是让刀鞘有种氧化后的使用感也不错。
若刀鞘为黄铜材质,会随着时间氧化。可使用铜油让刀鞘恢复光亮,或是让刀鞘有种氧化后的使用感也不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