肥后守 刀会成立于1899年,鼎盛时期,拥有40家注册制造商和200名从业人员,发展成为一项重要的产业。然而,各地开始生产大量低质量的肥后守仿制品,引发了各种问题。因此,1910年,“肥后守”被注册为商标,自此以后,只有三木西洋刀制造商会的会员才能使用“肥后守”。后来,随着餐具和电动卷笔刀的出现,以及20世纪50年代的禁刀运动,肥后守的生产和销售遭受了重大打击。制造商纷纷转行或倒闭,如今,长尾兼驹制作所是唯一一家可以使用“肥后守”商标的公司。
1880年代,美浓郡久留美村平田(现三木市平田)开始制作刀具,村上和长尾小太郎(第一代)是第一批开始制作刀具的人。当时,刀具完全由手工制作,刀刃采用经过彻底锻造后打磨成坯料的钢材,刀鞘则由黄铜和黑铁镀层制成。刀鞘上装饰着各种雕刻图案(人物、马、花鸟、风景等)。据说,一个工匠每天只能制作5-8把刀。
大约在1894年,五金批发商重松太三郎从鹿儿岛带回了一把刀,据说他设计了一种可以折叠刀刃和刀柄的设计,并增加了一个“chikiri”(尾部)以便携带。由于当时他的客户大多在九州南部(主要是熊本),他以“肥后守刀”为名销售这把刀,这个名字很受欢迎,销量也大幅增长。从那时起,人们普遍认为这把刀的刀刃变成了双刃(V形)(这与单刃刀不同)。刀刃的形状也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发生变化。最初是尖头(竹制刀身),后来变成了方形。刀柄也有垂直和水平两种弯曲形状。 (垂直弯曲不再是标准产品。)
据说,肥后守刀的名声进一步传播开来,是因为后来成为天皇的大正天皇在 1911 年神户举办的“第一届神户贸易制造展”上购买了一把肥后守刀。
如今肥后守已经传承上百年,而永尾肥后守定驹也传承了五代,一些偏向收藏复古刀具的爱好者也试图寻找更老版本的肥后守刀具,那么不同年份制作的便更加稀有,使得有不少客户咨询小编具体的代目情况,所以今天特意整理如下,供大家参考: